分类列表
新闻分类
行业关注 | “十四五”工程建设企业怎么干,规划纲要找答案!

1.png

3月12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正式对外公布。

“十四五”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,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。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里,工程建设行业又有什么新的要求和规划呢?小编摘选出其中与行业息息相关的内容供大家阅读。

— 1 —

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 

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打造系统完备、高效实用、智能绿色、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。

▌1. 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

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、融合基础设施、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。

建设高速泛在、天地一体、集成互联、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,增强数据感知、传输、存储和运算能力。

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,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%,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。

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。

扩容骨干网互联节点,新设一批国际通信出入口,全面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(IPv6)商用部署。

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。

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,打造支持固移融合、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。

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,建设E级和10E级超级计算中心。

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。

打造全球覆盖、高效运行的通信、导航、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,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。

加快交通、能源、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,加强泛在感知、终端联网、智能调度体系建设。

发挥市场主导作用,打通多元化投资渠道,构建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。

▌2.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

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,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,提高网络效应和运营效率。

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,加强出疆入藏、中西部地区、沿江沿海沿边战略骨干通道建设,有序推进能力紧张通道升级扩容,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。

构建快速网,基本贯通“八纵八横”高速铁路,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质量,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。

完善干线网,加快普速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,优化铁路客货布局,推进普通国省道瓶颈路段贯通升级,推动内河高等级航道扩能升级,稳步建设支线机场、通用机场和货运机场,积极发展通用航空。

加强邮政设施建设,实施快递“进村进厂出海”工程。

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,加快城际铁路、市域(郊)铁路建设,构建高速公路环线系统,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。

提高交通通达深度,推动区域性铁路建设,加快沿边抵边公路建设,继续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,完善道路安全设施。

构建多层级、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,优化枢纽场站布局、促进集约综合开发,完善集疏运系统,发展旅客联程运输和货物多式联运,推广全程“一站式”、“一单制”服务。

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。深入推进铁路企业改革,全面深化空管体制改革,推动公路收费制度和养护体制改革。

2.png


3.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

推进能源革命,建设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,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。

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,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,大力提升风电、光伏发电规模。

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。

有序发展海上风电。

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。

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。

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,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%左右。

推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,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,推进以电代煤。

有序放开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准入,加快深海、深层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利用,推动油气增储上产。

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热能。

提高特高压输电通道利用率。

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,加强源网荷储衔接,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,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,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。

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,加快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,完善油气互联互通网络。

3.png

4.png


4.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

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,加强跨行政区河流水系治理保护和骨干工程建设,强化大中小微水利设施协调配套,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。

坚持节水优先,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,建设水资源配置骨干项目,加强重点水源和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。

实施防洪提升工程,解决防汛薄弱环节,加快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和中小河流治理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,全面推进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。

加强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,加大重点河湖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,恢复水清岸绿的水生态体系。

5.png


 2 —

构建新发展格局

拓展投资空间 

优化投资结构,提高投资效率,保持投资合理增长。

加快补齐基础设施、市政工程、农业农村、公共安全、生态环保、公共卫生、物资储备、防灾减灾、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,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,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。

推进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新型基础设施、新型城镇化、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。

面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,实施川藏铁路、西部陆海新通道、国家水网、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、星际探测、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,推进重大科研设施、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、公共卫生应急保障、重大引调水、防洪减灾、送电输气、沿边沿江沿海交通等一批强基础、增功能、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。

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,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,激发民间投资活力,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。健全项目谋划、储备、推进机制,加大资金、用地等要素保障力度,加快投资项目落地见效。

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,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(REITs)健康发展,有效盘活存量资产,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。

— 3 —

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

构建一流营商环境 

深化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改革,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,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。

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,破除清单之外隐性准入壁垒,以服务业为重点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。

精简行政许可事项,减少归并资质资格许可,取消不必要的备案登记和年检认定,规范涉企检查。

全面推行“证照分离”、“照后减证”改革,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。

改革生产许可制度,简化工业产品审批程序,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。

建立便利、高效、有序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,简化普通注销程序,建立健全企业破产和自然人破产制度。

创新政务服务方式,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。

深化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建设。

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。

— 4 —

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

全面提升城市品质 

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,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,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。

▌1.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

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,统筹安排城市建设、产业发展、生态涵养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。

推行功能复合、立体开发、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发展模式,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,增加绿化节点和公共开敞空间,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。

推行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,落实适用、经济、绿色、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,加强新建高层建筑管控。

加快推进城市更新,改造提升老旧小区、老旧厂区、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,推进老旧楼宇改造,积极扩建新建停车场、充电桩。

▌2. 推进新型城市建设

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,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,建设宜居、创新、智慧、绿色、人文、韧性城市。

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,推行城市楼宇、公共空间、地下管网等“一张图”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。

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绿环绿廊绿楔绿道,推进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,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,建设自行车道、步行道等慢行网络,发展智能建造,推广绿色建材、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,建设低碳城市。

建设源头减排、蓄排结合、排涝除险、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,推动城市内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。

增强公共设施应对风暴、干旱和地质灾害的能力,完善公共设施和建筑应急避难功能。

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。

拓展城市建设资金来源渠道,建立期限匹配、渠道多元、财务可持续的融资机制。

▌3. 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

坚持因地制宜、多策并举,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,稳定地价、房价和预期。

建立住房和土地联动机制,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,发挥住房税收调节作用,支持合理自住需求,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。

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,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,支持将非住宅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。

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,加大财税、金融支持力度。

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。处理好基本保障和非基本保障的关系,完善住房保障方式,健全保障对象、准入门槛、退出管理等政策。

6.png


 5 —

优化区域经济布局

促进区域协调发展 

▌1.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

聚焦实现战略目标和提升引领带动能力,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,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、融通补充。

(1)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(如图4)

7.png


(2)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

(3)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(如图5)

8.png


(4)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(如图6)

9.png


(5)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

▌2. 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

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、东北全面振兴、中部地区崛起、东部率先发展,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,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。

统筹推进革命老区振兴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传承弘扬红色文化,支持赣闽粤原中央苏区高质量发展示范,推进陕甘宁、大别山、左右江、川陕、沂蒙等革命老区绿色创新发展。

推进生态退化地区综合治理和生态脆弱地区保护修复,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。

推动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转型创新试验区建设,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。

推进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,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。

改善国有林场林区基础设施。

10.png

3. 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

坚持陆海统筹、人海和谐、合作共赢,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、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,加快建设海洋强国。

(1)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

围绕海洋工程、海洋资源、海洋环境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。

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,推进海水淡化和海洋能规模化利用,提高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水平。

(2)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

探索建立沿海、流域、海域协同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。

严格围填海管控,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与滨海湿地保护。

拓展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范围,保障入海河流断面水质。

加快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,构建流域-河口-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联动机制,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。

防范海上溢油、危险化学品泄露等重大环境风险,提升应对海洋自然灾害和突发环境事件能力。

— 6 —

推动绿色发展

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 

▌1.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

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,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,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,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。

(1)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

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,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、永久基本农田、城镇开发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。

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、生态保护红线、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,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,加快推进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、黄河重点生态区、长江重点生态区和东北森林带、北方防沙带、南方丘陵山地带、海岸带等生态屏障建设。

加强长江、黄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,加强重要生态廊道建设和保护。

全面加强天然林和湿地保护,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5%。科学推进水土流失和荒漠化、石漠化综合治理,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,推行林长制。

11.png


(2)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

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、重要水系源头地区、自然保护地转移支付力度,鼓励受益地区和保护地区、流域上下游通过资金补偿、产业扶持等多种形式开展横向生态补偿。

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,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。

完善森林、草原和湿地生态补偿制度。

推动长江、黄河等重要流域建立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。

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在长江流域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等开展试点。

制定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条例。

12.png


2. 持续改善环境质量

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,推进精准、科学、依法、系统治污,协同推进减污降碳,不断改善空气、水环境质量,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。

(1)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

坚持源头防治、综合施策,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。

加强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管理,推进细颗粒物(PM2.5)和臭氧(O3)协同控制,地级及以上城市PM2.5浓度下降10%,有效遏制O3浓度增长趋势,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。

持续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、汾渭平原、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,因地制宜推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、工业窑炉治理、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,加快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综合整治,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0%以上。

完善水污染防治流域协同机制,加强重点流域、重点湖泊、城市水体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,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,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下降8%,基本消除劣Ⅴ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。

开展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,推进重点流域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。

推进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管控修复,实施水土环境风险协同防控。

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。

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。重视新污染物治理。

(2)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

构建集污水、垃圾、固废、危废、医废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,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。

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,开展污水处理差别化精准提标,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,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%,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%。

建设分类投放、分类收集、分类运输、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。

以主要产业基地为重点布局危险废弃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。

加快建设地级及以上城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,健全县域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。

(3)积极应对气候变化

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,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。

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,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。

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、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,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。

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,深入推进工业、建筑、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。

加大甲烷、氢氟碳化物、全氟化碳等其他温室气体控制力度。

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。

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

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和评估,提升城乡建设、农业生产、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。

(4)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

建立地上地下、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。

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,实现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核发,推动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,推进排污权、用能权、用水权、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。

完善环境保护、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。

完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,强化河长制、湖长制。

加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。

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。

完善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,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,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。

加大环保信息公开力度,加强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度建设,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,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。

▌3. 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

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推进资源总量管理、科学配置、全面节约、循环利用,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。

(1)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

坚持节能优先方针,深化工业、建筑、交通等领域和公共机构节能,推动5G、大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能效提升,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,实施能量系统优化、节能技术改造等重点工程,加快能耗限额、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。

实施国家节水行动,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,强化农业节水增效、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,鼓励再生水利用,单位GDP用水量下降16%左右。

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,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,盘活城镇低效用地,支持工矿废弃土地恢复利用,完善土地复合利用、立体开发支持政策,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950万亩以内,推动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稳步下降。

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,发展绿色矿业,建设绿色矿山。

(2)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

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理念,构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。

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,补齐和延伸产业链,推进能源资源梯级利用、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置。

加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,规范发展再制造产业。

加快发展种养有机结合的循环农业。加强废旧物品回收设施规划建设,完善城市废旧物品回收分拣体系。

推行生产企业“逆向回收”等模式,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融合、流向可控的资源回收体系。

拓展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覆盖范围。推进快递包装减量化、标准化、循环化。

(3)大力发展绿色经济

坚决遏制高耗能、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,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。

壮大节能环保、清洁生产、清洁能源、生态环境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、绿色服务等产业,推广合同能源管理、合同节水管理、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务模式。

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,推进钢铁、石化、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,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“公转铁”、“公转水”。

推动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。

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,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,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。

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、认证、标识体系,完善节能家电、高效照明产品、节水器具推广机制。

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。

13.png

 7 —

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

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 

坚持实施更大范围、更宽领域、更深层次对外开放,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促进国际合作,实现互利共赢,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行稳致远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
▌1. 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

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,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,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,稳步拓展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等制度型开放。

(1)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

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。

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,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,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,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。

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,健全技术贸易促进体系。

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,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,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。

完善出入境、海关、外汇、税收等环节管理服务。

(2)提升对外开放平台功能

统筹推进各类开放平台建设,打造开放层次更高、营商环境更优、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。

(3)优化区域开放布局

鼓励各地立足比较优势扩大开放,强化区域间开放联动,构建陆海内外联动、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。

(4)健全开放安全保障体系

构筑与更高水平开放相匹配的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。

健全产业损害预警体系,丰富贸易调整援助、贸易救济等政策工具,妥善应对经贸摩擦。

▌2. 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,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

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,秉持绿色、开放、廉洁理念,深化务实合作,加强安全保障,促进共同发展。

推动陆海天网四位一体联通,以“六廊六路多国多港”为基本框架,构建以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,以中欧班列、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,以铁路、港口、管网等为依托的互联互通网络,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。

聚焦关键通道和关键城市,有序推动重大合作项目建设,将高质量、可持续、抗风险、价格合理、包容可及目标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。

提高中欧班列开行质量,推动国际陆运贸易规则制定。

扩大“丝路海运”品牌影响。

推进福建、新疆建设“一带一路”核心区。

推进“一带一路”空间信息走廊建设。

建设“空中丝绸之路”。

— 8 —

统筹发展和安全

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 

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,严格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,保障人民生命安全。

▌1.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

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。

建立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,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。

加强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和监管监察执法,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、矿山、建筑施工、交通、消防、民爆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,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。

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,加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安全管理。

加强矿山深部开采与重大灾害防治等领域先进技术装备创新应用,推进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。

在重点领域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全覆盖。

▌2. 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

构建统一指挥、专常兼备、反应灵敏、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,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,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。

坚持分级负责、属地为主,健全中央与地方分级响应机制,强化跨区域、跨流域灾害事故应急协同联动。

开展灾害事故风险隐患排查治理,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,提升洪涝干旱、森林草原火灾、地质灾害、气象灾害、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。

加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,增强全灾种救援能力。

加强和完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与能力。

科学调整应急物资储备品类、规模和结构,提高快速调配和紧急运输能力。

构建应急指挥信息和综合监测预警网络体系,加强极端条件应急救援通信保障能力建设。

发展巨灾保险。 


分享到